张昱现就读于南京财经大学的法学科,思月现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学。她们两位给我们带来了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
江苏卷:
开篇就是5个语言文字应用题(选择题),题型主要有填词,病句,排序,文化常识,概括,每个3分,合15分。
接下来是文言文阅读,选择6分,主观题12分,诗词11分,默写8分,合37分。
然后是现代文阅读,20+18计38分。(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or实用类文本)
最后是作文,70分。
中考卷构成大致相同。(中考卷向高考卷靠拢,衔接没有太大问题)
全国卷高考语文一共有四道大题,第一道大题是现代文阅读,满分35分;第二道大题是古文阅读,满分同样是35分;第三道大题是语言文字运用部分,满分20分;第四道大题是作文,满分是60分。
相同部分:
试卷构成 | 选择题 | 默写题 | 阅读题 | 作文 | 共计 |
中考卷 | 4分 3% | 16分 12% | 44分 33% | 60分 46% | 124分 95% |
江苏高考卷 | 21分 13% | 8分 5% | 61分 38% | 70分 43% | 160分 100% |
全国一卷 | 39分 26% | 6分 4% | 39分 26% | 60分 40% | 144分 96% |
对于这样一个概括的题型分析,试着开始拆解语文的卷子,语文完全可以像数学一样分分明确。并且语文更需要抠小分数,很多时候语文总分不高就是因为稀里糊涂丢了好多小分数。高中语文120分左右应当算比较优秀的成绩,首先把失分最大额度控制在40分以内。然后,根据自己各个题目的掌握程度,给它们分配了失分额,当然,这可以根据每张试卷的情况变化。
1、选择题
首先,选择题,目标应该是一个都不错,最多允许错一个,这就是3分。选择题分值大,但它属于客观题,针对性练习起来相对来说应该是最简单的。通过高中平时大量应试训练最后不会有什么问题。市面上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参考书上都有比较详细的做题方法总结,说到底,其实这个和英语背单词一样,随便哪本单词书都差不多,重要的是要练习。(???)
2、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我觉得它是最考验语文功底的一项,但说到底是考察“翻译”能力,读懂是关键。它就是考实词,考虚词的选择题,(去年增加了文学常识),考两句翻译,再考一个内容概括的主观题。实词大多都是在课本里面出现过的,或是课本内容的延伸,虚词的话,更不会脱离考纲规定固定的那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每个的用法也就那么几类,弄懂后通过正常的做作业逐步巩固就好。
最后一个内容题,其实根本不考主旨不考逻辑关系,考的还是看你读懂没有。
然后是诗歌鉴赏,这也是一个难点。一般是两题,主要考察修辞手法啦诗眼啦风格情感啦,但都不是割裂来考的,比较综合。总之诗歌鉴赏要先像文言文一样“读懂”,然后还要像读现代文一样做题······
到了这类“主观题”,是真正拉开差距的地方,因为它要求阅读理解能力,思维拓展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也是语文卷中最有难度的,但答这类题有一个法宝,即“模板化”。这个我放在现代文阅读里面一起讲,因为思路是一致的。
然后是名句默写,这个一般来讲无论如何不允许失分,但很不幸现在考试不仅仅考课内的了,但课外最多也就一两句。
3、现代文阅读
基本上现代文阅读分值为每题3分、5分、6分,偶尔有点变化。其考察内容主要是4个方面,意象理解,修辞手法,结构掌握,主旨掌握。有的题考察一个方面,有的题糅合数个方面。我们要做的就是首先分析题目,把变化多端的题目都转化成单一考点或者数个考点的混合。比如,不管是问这个句子好在哪里还是这个句子为啥要这么比喻啥的,其实都是考一个东西:修辞手法。而有些问题问,为啥作者在这里要这么说,可能就涉及好几个方面了。总结个几篇阅读,就大概清楚题目对应的考点了。
总结考点后,我们要做的是总结答题模板。每个单一的方面都可以总结出一套答题模板。
这个“揭示主题”是提炼出来的,实际答题可不能这样,要结合文段分析说得blabla很专业的样子。当然,具体怎么说,用什么语言来描述,这个也是有套路的,找几个高考标准答案总结一下,形成固定的套话就好。模板不是答案,模板应该是完形填空的模样,结合文段具体填上去。
答题的模板各种辅导书,最后的总复习资料上都有,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自己总结,这样能通过实际操作不断地丰富整个体系,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是不要想着用纯套路解决一切!套路很好,它能够在你看不懂文章的时候雪中送炭,帮你抢一点分数,也可以在你思考不够全面的时候锦上添花,逼近满分,但是没有读懂文章,没有立足文章,而是胡乱的上套路,是很危险的,可能造成整个答案的偏离,还不如老老实实从文中来。
下面有些emmm···零碎的小建议吧。
学校学习:
1、预习,尤其是文言文。
2、熟悉课本,熟背必背诗词,笔记可以做在书上,经常翻看。
3、要做题,不要瞎做题,好好分析,不能只抄答案。
考试:
1、思路清晰,分点答题。
2、讲究卷面(主观题多,还有作文,卷面是影响得分的隐性因素)
课后:
1、做好“输入”,才能输出,阅读(哪个领域都可以,凭兴趣),摘抄,写读书笔记,课外的没时间,课内吃透也很不错。
这之后则是关于作文的建议:
接着便是问答环节:
Q1:可以推荐一些课外书吗?
A1:王开岭的《精神明亮的人》《古典之殇》周国平散文集,对高中作文提升思想性有帮助,女孩子可以看张爱玲。
追问:我们家理科男孩看不进看不懂这些书?
A:建议有时间还是看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硬塞的书有时候根本看不进。我自己推荐废名,沈从文,汪曾祺,这类语言比较平实的作家。
Q2:新高一的刚进入高中,要用哪些辅导书?
A2:我PPT上推荐的都可以从高一开始使用三年,如果平时要预习复习可以用薛金星教材全解。
Q3:语文在三门科目中分配的时间?
A3:高一的时候,主要忙数学和物理竞赛,后来语文其实没有花太多时间在做题上,主要还是培养自己的阅读素养。
Q4:阅读有那么多书根本看不完,语文能通过像数学英语一样大量刷题提高成绩吗?做什么练习呢?
A4:您孩子现在几年级?(高二)
我觉得高二还是有时间看书的,毕竟语文是需要积累的。不到最后高考前还是不要放弃阅读,阅读刷题也不是不可行,但还是需要阅读做基础,练习平时跟着老师做,有需要的话买本五三或者总复习的书吧。
Q5:我马上升高二了,语文荒废了一年作文也写不好,怎样在紧张的考试环境下确定立意?
A5:这个问题很好,因为立意是作文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要追求比较新颖的立意,还是多阅读打开思维吧。
Q6:之前有学长给我推荐作文素材集,这种书可以看吗?
A6:高一高二尽自己所能多阅读,高三可以自己总结自己看过的书,也可以看你说的那些素材集,毕竟时间紧了,也到了归纳总结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