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员展示 > 学霸们

我是学员

姓名:张珂欣(张)

学校:苏州中学少预班

高考英语成绩:146分,前卷满分

image.png


姓名:蒋涵丹(蒋)

学校:苏州大学附属中学费孝通班

高考英语成绩:144分

image.png


以下为采访正文:

其中学霸们提到的黄皮书和592高分作文的链接在这里哦!


英语想上140?试试这13套神仙书!(16年精心研制,总有一款适合你)


学霸口中的592高分作文到底长什么样呢?



1. 用一个关键词概括自己英语的学习经历?

蒋:我选择“清晰”这个词。如果你的目标是取得高分,随着学习的深入,你可能会发现班级的教学节奏并不适合自己。这时,你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明确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比如是语法填空还是写作。

重要的是,不要盲目跟随他人,而应专注于自己的薄弱环节。例如,我发现自己在阅读理解上容易出错,每个错误都可能损失2.5分,这对于追求高分的我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因此,我会深入思考错误的原因,是因为单词不认识,还是理解上的偏差。我发现很多时候是理解上的偏差,尤其是熟词辟意的问题。我会将这些记录下来,每遇到一个就整理一个,从而减少错误的发生。面对错题,一定要彻底理解,不能只是听听解释就放过,否则下次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张:我会选择“积累”这个词。从初中开始,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无论我在阅读什么英语资料,包括报纸、做过的试卷,或是英语小说,我都会用荧光笔标出我不认识的词汇。这导致我的所有练习册上都充满了五颜六色的颜色。在做英语试卷时,我也会这样做,尽管这可能会浪费一些时间,但我能在作文中使用这些新学的词汇。

对于作文,我认为不必阅读大量的范文,而是应该选择一两篇精选的优秀作文来学习。通过这些作文,我可以学习如何使用高级词汇,以及如何通过长短句、对称句等技巧来提升文章的档次。无论是小作文还是大作文,这种积累都能发挥作用。小作文可能更偏爱华丽的语言,而大作文则可以利用这些积累来增强语感和情感表达,以及如何推进故事情节,这些都是与平时阅读的故事相通的。


2. 如何突破读后续写的瓶颈?

张:由于我们少预班的特殊训练方式,我们从第二年开始接触大作文,这与常规训练有所不同。刚开始接触大作文时,我发现其写作思路与小作文截然不同,需要运用更丰富的句型。起初,我的作文分数大约在13到14分。随后,我开始积累各种句型和固定搭配,并尝试使用高级词汇。但我认为,大作文最关键的是通顺和自然。虽然华丽的语言可以加分,但它并非决定性因素。重要的是让老师读起来感觉剧情合理、自然发展,没有生硬的安排。例如,我曾写过一篇情感类的文章,由于我对情感表达较为擅长,文章的抒情性较强,结果出乎意料地获得了21分。这让我意识到,许多考官更看重情节的合理性和自然性,而不是单纯的遣词造句或结构布局。


3. 如何避免作文中的小错误?

蒋:遇到不确定的句子,我建议先将其记下来,无论是在试卷还是草稿纸上。如果当时无法想到一个完美的表达,就先用你确信正确的表达代替,即使它可能不够高级,但至少可以避免错误。批改后,回顾这些句子,查找正确的高级表达,并记住它们。通过不断思考,你可能会有所提高。同时,为了避免小错误,可以请老师帮你找出每句话的错误,然后记在纸上,比如经常混淆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通过不断背诵,下次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通过不断的尝试和练习,你的写作水平会逐步提高。


4. 你们会将记录下的小错误记在本子上吗?

蒋:是的,我会将这些小错误记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除了小错误,我还会记录一些高频动作和情感表达,比如难过、生气、震惊、害怕、紧张等,以及一些高分句型,比如主旨升华和环境描写。此外,我还会记下一些典型的错题,以便在下次考试前复习。

我还有一个小巧的单词本,它的设计很特别,旁边有可以折起的页数,这样我就可以遮住不想看的部分。这个小本子非常便携,我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来复习,无论是在排队等饭时,还是在听一些不太感兴趣的演讲时。

这个小本子不仅限于记录英语,作为一个文科生,我还会记录其他学科的知识点和时间线。通过不断翻看,这些知识点就会潜移默化地进入我的大脑。我的小本子是多学科的,我每天都会翻看,比如在晚上睡觉前,我会再次复习当天记录的内容。


5. 对于前卷部分,尤其是分值较高的阅读理解和听力部分,你们有什么心得可以分享吗?

张:对于听力,我建议听力开始前就要集中注意力。考试时,即使在做其他部分,一旦听力开始,就要立即全神贯注地听。我还会在考试前特意找一些语速快的材料来练习,以适应快速的听力节奏。重要的是,听的时候不要试图将其翻译成中文,而是要用英文思维去理解

我认为,单词量是听力的关键。有足够的单词量,即使遇到陌生单词也不会慌张,能够快速抓住题目的关键点。

至于阅读理解,我认为理解能力要超越高考水平。这需要通过培养语感和阅读长句、复杂句的能力来实现。我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学习剑桥英语体系,包括KET、PET和FCE,这些学习经历让我在高考阅读理解上有了优势。我通常在看完题目后再阅读文章,而不是依赖定位技巧,而是通过全文阅读来把握文章的整体思想。

此外,保持自己的节奏也很重要。不要完全按照老师的时间安排,也不要完全固执己见,要在阅读时保持冷静和推进的过程,这样才能保证理解的准确性和细节的把握。

我个人的习惯是在听力前先做语法填空,然后再做阅读理解。对于听力的前五题,我会非常认真地听,不会分心看其他题目。而在可以读两遍的题目中,我会在第一遍听的时候看A篇。

龚露老师提醒:两位学霸因为从小英语基础扎实,所以他们可以采取这样的策略。但这种方法因人而异,如果基础一般,还是建议专注于听力,不要冒险


6. 有没有比较好的课外的辅导资料?

蒋:推荐龚露老师的读后续写讲义和592作文,真的挺好的,很厚的一沓书,两本书平常都会翻;

张:我初中的时候做的七选五是英语五合一的那种,解析还是很细的;其次我高中过的是星火英语,最后我推荐的是龚露老师的黄皮书,因为它真的又厚又全面。


7. 你们在高三学习英语的时候是怎样的?平时如何进行学习的呢?比如说老师上课的时候,你们等一下你们整个听课的效率或者是整个上课的状态能描述一下吗?

蒋:我们老师的课通常面向全班同学,有时我觉得内容我已经掌握了,但即便如此,我仍会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英语积累,比如阅读一些高分作文或背诵单词。这样,我既不会错过老师讲解的我可能不知道的内容,也能在老师讲解时迅速切换注意力,不会浪费时间。

不建议在英语课上同时做数学等其他科目的学习,因为这样可能会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效率。

龚露老师的总结:不建议在英语课上做别的科目,这是第一个。第二要灵活一点,就是你要知道你的弱点在哪里,然后有针对性的去听。


8. 对于背单词,你们有什么建议吗

张:我建议大家背单词时不要死记硬背中文意思,更重要的是通过例句来学习。例句可以提供语境,这样不仅能避免中式英语,还能让你更自然地在其他句子中使用这些单词。我个人使用的是百词斩这个APP,开始时我每天背50个单词,后来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我调整为每周三次,再后来可能每两周一次。不过,如果手机使用不太方便,购买一本纸质版的词汇书也是不错的选择。

龚露老师补充:比如使用维克多这样的词汇书,可以作为背单词的主要材料。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无论是使用APP还是纸质书,关键是持之以恒地学习和复习。


9. 面对高考卷子,你们最后是如何准备的?在心态上有什么建议?以及有没有考场上的经验可以分享?

蒋:我觉得高考时的紧张程度没有查分时那么高。特别是语文,因为是第一科,一开始不太了解高考的具体情况,但当我拿到试卷,感觉其实高考的难度和平时练习的差不多,也就不那么紧张了。考英语时,我因为比较自信,所以不太紧张。考试前会放音乐,我会跟着轻轻唱,这样能舒缓我的心情,让我感到高兴和放松。

张:进入考场后,不要把高考英语想得太可怕,它只是一场普通的考试。考前放的英文歌可以帮助你进入状态,让你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数学老师告诉我,当心态紧张时,要想到其他人也一样紧张,这正是你的机会。这句话对我帮助很大,让我在高考时心态更加平和。


10. 除了高考,英语本身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你们在课外是如何培养和提高对英语的兴趣的?

蒋:我会听很多英文歌,尤其是英文说唱,它们语速很快,多听几遍后,你会发现自己也能跟着说出来。此外,听的过程中尝试不看歌词,通过旋律来理解歌词的意思,这对提高听力很有帮助。我还会看英文电影,并将字幕设置为只有英文,这样可以在享受电影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


11. 最后,你们有什么叮嘱和祝福想要送给学弟学妹们吗?

蒋:我想告诉大家,不要把高考看作是人生的终点。高考的成绩并不是决定一切的因素。重要的是你在高中期间遇到问题时的心态,你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处理情绪,以及你如何在压力下认识自己。这些经历会帮助你在高压下成长,而人生还有很多可能性等待着你去探索。


网友提问环节:

问题1: 如何考到144分的?

蒋:我认为不应该把144分作为英语学习的唯一目标。如果你能够认真做好每一项学习任务,分数自然会随之而来。我曾经把140分作为自己的目标,有一次我考了139分,非常懊恼,但后来我意识到这种心态是不健康的。我们不应该过分关注结果,而应该专注于学习过程的每一步。


问题2: 读后续写怎么写?

蒋:首先,书写要工整美观。我们英语老师建议使用高考专用的答题卡纸,用直尺在上面划线,将一行分成三部分,在2/3处画一条横线,写字时不要超过这条线。一开始可以用铅笔画线,熟练后就可以在心中有这条线,保证字的大小适宜,不超出横线,也不太小或太大。

内容方面,我会整理读后续写或应用文的模块。推荐购买龚老师的书,书中对各种类型的作文进行了详细分类。不需要全部看完,挑选几篇写得最好的,可以剪下来放到自己的本子上。我的归类是按话题进行的,比如申请信、演讲稿等类型,多准备一些,还有套句,如开头句和结尾句,这些都是有固定模式的,可以背诵。

中间的内容要记一些基本句型,填充自己的内容。专业词汇也需要了解一些。对于读后续写,我会记一些衔接句和主旨句,有些句子比较万能,当你想写更多字数或让情感更到位时,可以记几个衔接句或主旨句。主题词可以套用,但句式要高级一些,这样更容易加分。


问题3: 最后一个月的作文训练频率?

蒋:在最后一个月,写作文的频率应该比你平时要高,以确保手不生疏。无论是字迹还是遣词用句,都应该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如果长时间不写作文,比如三到七天,我会感到写作速度变慢,这样留给检查的时间就会减少。我们老师会安排每两到三天就练习写作,比如今天写应用文,明天写读后续写,以此保持写作的连贯性和熟练度。


问题4: 高三的学习规划?

链接:2025届新高三英语全年规划PPT


问题5: 衡水体怎么看?

张:我曾经尝试过练习衡水体,但最终没有成功。我认为,只要书写时字与字之间的间距适当,字体不需要过于复杂或花哨,清晰可读是最重要的。清晰度是书写的关键,尽量让字体圆润且美观,这样不仅能提高阅读体验,也有助于在考试中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


问题6: 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蒋:阅读理解的关键在于彻底理解每一道错题。要分析错误是因为单词不认识,还是因为自己主观情感影响了对文章的理解。记住,所有答案都应该来源于文章本身,而不是个人的常识或判断。

每次做完阅读理解后,我会用荧光笔标出不认识的词或觉得有用的表达,然后记录到积累本上,确保不浪费每一次练习的机会。

张:我建议先看题目再看文章,这样很自然地就可以按照问题的顺序在文章中找到答案。通常情况下,如果你在第一段找到了第一题的答案,那么第二题的答案可能就在第二段或第三段。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在段落上大致定位问题。

对于错题,要分清楚是理解上的偏差,比如对英语俚语或俗语不熟悉,还是思维上的差异,比如文章标题选择这类题目。如果是后者,不要太纠结,因为每张试卷的出题人思维角度可能不同。但如果是理解上的偏差,就需要积累相应的单词和短语。

龚露老师总结:

1. 一定要结合原文,不要加入个人想法。

2. 题目顺序通常与文章段落顺序一致,比如第一题可能在第一段找到答案,第二题可能在第二段或第三段。

3. 做完题目后要反思,如果是因为单词或短语不认识而导致错误,一定要积累这些词汇。如果是因为命题不严谨,可以忽略。


问题7: 背单词有哪些单词书推荐?除了之前提到的星火英语。

蒋:我们统一使用的是《维克多英语词汇》这本书。它之所以畅销,确实有它的原因。我们老师每天都会抽查七八页,特别注重熟词异义和一些较难词汇的变形。


问题8: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是否有必要学习《新概念英语》第三册和第四册?

蒋:我学过《新概念英语》第三册。有时候,当课内内容学完后,老师会用新概念三作为补充材料,挑选一些课文进行讲解,作为早读课的一部分。虽然它不是我们学习的主要部分,但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补充材料。如果课内知识已经掌握得很好,阅读新概念三可以提供额外的练习和知识拓展。


问题9: 你们使用的高考听力练习册是什么?

张:我认为我们学校统一购买的那本练习册非常好,是高三分级强化练那种书,这种书的特点在于,它在原文后面会有一些针对不熟悉的单词和词组的注释,这对提高听力和词汇量都很有帮助。不过,我现在还不能提供这本书的具体信息,因为它还在苏州,等我搬回去后,我可以拍张照片分享给大家(后续会发布在公众号:龚露高考英语上)。


问题10: 如何提升听力,有什么好的建议?

张:多听是提升听力的关键。如果你想让听力达到更高的水平,不仅限于高考,确实需要多听一些难度较高的材料,比如Ted演讲。我之前住的小区有一个考上清华的大学霸,即使在疫情封校期间,他也会在楼下花园边走边听英语听力,这说明即使在非正式的学习环境中,也可以通过听英语来提升听力。

龚露老师总结:除了日常的听力练习,可以多听Ted演讲或BBC、VOA的慢速英语来提高听力水平。我们的公众号推荐了一个APP叫做“每日英语听力”,上面有很多适合练习听力的材料。


问题11: 应该背哪些单词?3500词汇还是课本单词,或者说维克多和课本单词之间该如何平衡?

蒋:课本中的单词根据其在教学大纲中的重要性分级。必修课本中的单词不仅要掌握基本形式,还要了解它们的各种变形和引申义。至于选修课本中的一些较难单词,通常不需要掌握到能完整拼写,只需认识并知道意思即可。3500词汇是高考英语必须掌握的,这是基础。

龚露老师总结:在高一和高二学习必修课程时,要全面掌握单词的变形、词性拓展和熟词辟意等。对于选修课程中的单词,只需了解中文意思。在高考前最后一年,要重点回归维克多3500词汇,全面掌握词汇的各个方面。


问题12: 阅读理解中的单词都认识,但还是看不懂,是语法有问题吗?

蒋:可能是长难句分析不到位。即使每个单词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可能就不理解了。这时应该慢下来,找出句子的主干,忽略插入语等细节,多读几遍,逐渐理解。

龚露老师建议:可以通过分析主谓宾定状补来理解句子结构,或者在B站上搜索基本句型和分析方法,学会如何层层理清长难句。


问题13: 读后续写总是18~19分,如何上20分?

蒋:如果已经达到18~19分,可以考虑通过练字隐形提分,或者改进句型,使用更精彩的句型和更高级的词汇。可以准备一个本子,记录下低级词汇和对应的高级替换词,以便在写作时使用。

张:可以从逐句升级文章结构入手,比如使用倒装、强调等句式,或者选择更高级或不常见的词组和表达方式。


问题14: 如何合理使用手机?

蒋:对于高三学生来说,由于学校通常不允许带手机,平时使用手机的时间并不多。回家后适当使用手机是可以的,比如用来浏览新闻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放松。但是,要避免沉迷于游戏或熬夜看剧。如果自己难以控制,可以请家长帮助限制手机使用时间,比如晚上11点后收走手机。


问题15: 如何提高完形填空能力?

蒋:完形填空是我的强项,我通常不会一开始就急于做题,而是先通读全文,边读边选出自己确定的答案。有些选项可以根据上下文的线索来确定。如果一开始就急于写出所有答案,可能会忽略后面的线索。如果第一遍只能确定几个答案,也没关系,多读几遍文章,前后文往往有关联,可以帮助找到正确答案。

张:最初我做完形填空时错误较多,主要凭感觉。后来,我找到了一些规律,比如选项的分布通常比较均匀,15道题中ABCD每个选项一般会出现3到4次。这种规律可以帮助我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更好的选择。